回归社交

之前在知乎一个关于外国人吃的问题下面,一个答主描述国外的“约饭“不像国内一样,不是真的是以吃为重点,而是以吃为由头,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,食物只是调剂。 同样是约饭,在他们看来不过社交的一种形式。似乎社交就是聊天,或者说交流。可是交流本身并不能构成社交。
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是怎样的呢?以 Facebook 和 Twitter 为代表的点赞,以微信为代表的 IM 还是各种速配应用?这些似乎是又不全是社交。 Facebook 偏表达,IM 偏工具,速配偏认识。原先没有互联网的社交是怎样的呢?对于熟人社交,我们起个由头,约个时间,组织活动,交流各自见闻,回忆回忆往昔, 男人们讨论时事, 女人们唠叨家庭。对于陌生人社交,我们参加一个公共活动(桌游、酒吧、音乐会等等),因为某个特质而欣赏某人,搭讪,聊天的时候展现自己,观察对方。 可能留下联系方式,期待后续的交流。
熟人社交,即使来到了线上,但因为彼此的熟悉,所以没有特别的了解对方的需要,只有知道对方的近况和充分的交流需要,微信在满足了这一需要。 陌生人社交中的一部分,仅仅是猎艳,所以目标就是快速适配,陌陌们在满足这一需要。至于 Facebook 、微博,注重即时信息发布的特质,使得媒体属性要强过社交属性。 可是这里还有一批人,他们需要陌生人社交,但不是以猎艳为目的,而是仅仅希望认识有趣的人。以前的豆瓣在做这一部分,互联网上把这部分叫兴趣社交。 但基于兴趣的社交,只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,只是有趣的人的子集
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,他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成了他在社会的存在。不经意间,我接触到了他的在社会留下的痕迹,觉得很有意思,我很想认识这个人,与他交流。如果是在现实, 这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事。而在互联网,我就可以轻易的联系上他,这样的兴趣社交--对某人产生了兴趣并期望与他发生社交的社交,没有大的应用在做这个。 兴趣是小众的,而对他人产生兴趣是大众的。
想象了一下,如果我来设计这样一个应用我会做些什么?想了一下还是会像 same:分出个人与公共的空间,在个人空间留下自己的私人内容,在公共空间参与集体活动这样的基本架构。 但是细节上,我会希望 App 本身不做任何的限制和引导,把权利特别是对公共空间管理的权利交给用户,这样每一个空间才会是个性化的,而不是千篇一律的。 要有好的交流工具,满足从浅到深的各种交流的需求。去现实化,不把现实的身份带上,只把作为一个人的特质带到线上。
这样的应用要产生真正的社交接触是很慢的,就像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。而且,形成了这样的氛围的时候,对新人会不友好,因为没有痕迹,别人就没法对你产生兴趣,这是个难处。 还有一点很重要:不要做推荐,让一切平等地等待被发现,否则就又会陷入兴趣的窠臼。不过,要给用户提供好发现的渠道,这个很重要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